鱷魚龜養殖技術
發布時間:2022-02-16 11:24 標簽:
鱷魚龜肉質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農業養殖項目,養殖價值和經濟效益都相當可觀,我們也要重視日常的飼養管理技巧,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鱷魚龜養殖技術。
一、鱷魚龜的養殖特性
1、形態特征:鱷魚龜粗看酷似鱷魚,頭部為三角形,不能完全縮入殼內,口裂大達眼睛后部,吻尖,眼圓而有神,成體多為褐色(幼體黑色),背部具有三條棱,棱上分成多塊丘狀,單元棱突,并有從棱頂向外呈放射狀的條紋。背甲后緣呈鋸齒狀。腹甲小呈淺黃色,中間有十字形條紋,四肢肥大粗壯,不能完全縮入殼內,爪帶溝較長,趾間帶蹼,尾長而尖,上有棘突。
2、生活習性:為水棲龜類,喜棲于淡水中,常伏于水中泥沙以及雜草中,在野生狀態下冬季常挖洞群居,喜靜,一旦受驚動會馬上逃跑,當發現不能逃脫時會轉而攻擊敵人。生存溫度為3~45℃,在20~35℃時活動頻繁,28~31℃最適生長,15~17℃活動減少,10℃以下冬眠,5℃以下深度冬眠。
3、生長特點:鱷魚龜生長速度比一般龜要快的多,根據試驗觀察得知從剛孵出的稚龜經5個月的飼養體重可達250~500克,春季放養500克的龜,秋末可達2000克,在我國南方地區,冬季可采取增溫措施,促其繼續生長則年增重更大。在我國南方地區可在自然溫度下飼養。在我國北方地區可在溫室內飼養,在冬季采取保溫措施,把水溫保持在28~31℃左方,如地熱水等,以提高鱷龜的生長速度,增加經濟效益。
4、繁殖習性:鱷龜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第三年可性成熟產卵。除了冬眠期,全年溫度適中條件下均可交配。5~8月為產卵盛期。雌龜多夜間產卵,在陰雨天氣白天也能產卵。產卵前雌龜上岸,尋找適合位置挖穴,穴挖好便將卵產入其中,產完卵扒土覆蓋穴口并用爪子扒平,底板壓平穴口,整個過程可持續2~3個小時,甚至更長,一只雌龜年產卵幾枚,幾十枚不等,平均30枚左右。產卵數由雌龜個體大小決定。
二、鱷魚龜的養殖技術
1、龜池建造:選擇水源方便、無污染、交通便利但又安靜的地方建池。其形狀以東西向的矩形圓弧角的水泥抹面池或同形狀但外建防逃墻的土池為宜,每個池面積幾十平方米~幾百平方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30厘米~80厘米。池底自北向南有10°~16°的斜坡,最低處設帶有防逃網罩的排水管口。池角均呈圓滑弧狀,其上加蓋防逃壓板。龜池外圍建防逃墻,墻高1米,在墻上一側面留門,墻頂也可加置向池內出檐的防逃壓板(“T”形防逃墻)。外圍防逃墻頂應每隔0.6米左右留設一個直徑2厘米~3厘米的插孔。在室外的水泥池墻的最高水位線上,留出數個溢水孔。新建的水泥池有堿性物質,可用10%冰醋酸刷洗池壁、池底,灌滿水后浸泡1天~2天,放掉后再用同法消堿一次,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灌入新水。養龜之前,還需用15×10-6~20×10-6漂白粉或1×10-6“強氯精”對全池潑灑消毒殺菌,2天后方可放養龜種。為有利于防暑降溫、增加遮蔽物及凈化水質,池中宜栽種水花生、水葫蘆等植物,其面積不超過池總面積的1/4~1/3。也可搭棚架,利用攀藤植物來遮陽,形成一個人造仿生綠色環境。
2、龜種放養:采用高密度綠色養殖是獲得高效益的新技術,也是養龜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初期放養密度(200克/只左右)為24只/平方米~27只/平方米,按重量計應為5公斤/平方米左右,但隨著鱷龜個體的快速生長,應注意及時降低密度。待平均規格達350克/只~400克/只時,應減為20只/平方米~22只/平方米。待平均規格達500克/只時,可按15只/平方米~17只/平方米放養。600克/只時,按12只/平方米~14只/平方米放養。700克/只時應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800克/只時為8只/平方米~9只/平方米。
3、飼料投喂:建議采用SDG鱷龜專用綠色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48%以上)。調制時現場稱取配料,添加配料總重5%~10%的光合細菌和45%左右的清水,制成粒徑2毫米~3毫米的 長顆粒即可。如有條件,制成浮性膨化顆粒飼料,效果更佳。配合飼料投喂量為鱷龜總體重的1.5%~2.5%,鮮活飼料的5%~10%。每天投喂3次,分別在6時~7時、12時~13時、17時~18時進行。投料要多點且均勻,并盡量使飼料入水時發出 聲響。切忌集中投于一處,造成飼料成堆。每池的飼料臺個數應根據池的大小決定,一般每平方米設3個~4個。
4、水質調節:鑒于高密度集約化養龜條件下,龜的攝食量和排泄物都較多,而水溫又 較高,即使投喂的飼料是綠色飼料,其對水質的污化速度也較快,水體中易產生較多有害物質,尤以及H2S危害較重,而通過潑灑和底施光合細菌,即可有效地改善水質 ,減少有害物質。每次加注新池水時,同時施用10×10-6~15×10-6光合細菌。換水也是調節水質的有效方法,水深20厘米左右可每天換一次,30厘米的水深可2天換一次。切忌多天 不換水,不可使水體散發臭味。每隔7天~10天可潑灑一次生石灰,濃度為70×10-6,并注意與光合細菌交叉施用,不可同時使用。
5、水溫調控:水溫的科學調控直接影響成龜養殖的增重及成活率,鱷龜長期在18℃~ 20℃的條件下,生長速度要比最佳生長水溫30℃~31℃慢幾倍。因此務必使養龜水溫維持在30℃~31℃內。另一方面正在換水或裸露在外界的養龜池恰遇暴雨或氣溫驟變等惡劣天氣時 ,應及時防范,極力避免水溫變幅大于2℃。
6、病害防治:鱷龜一般較少患病,但在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易患消化不良癥,可對病龜填喂含多酶片的藥餌(每公斤龜用藥2片)。外傷類癥可用碘酊藥棉對患處消毒,涂上消炎生肌膏后2天~4天即愈。
三、鱷魚龜的稚龜飼養
剛孵出的稚龜,待臍帶收斂后再用10%的鹽水消毒后置于水溫25-30的容器中,每天換水3次,3天后可飼喂熟雞蛋、熟小米混和物。約50天后飼喂切碎的小魚、螺、蚌肉、動物內臟及下腳料。90天后即可轉入水泥池飼養。
四、鱷魚龜的成龜飼養
成年龜飼料任以小魚、螺、蚌肉、動物內臟及下腳料為主,輔以一些泡軟的小麥、碎玉米與蔬菜、水草等。還要適當添加維生素、微量原素與鈣等。每天上午10點、下午5點時投喂,春秋季7天換水1次,夏季3天換水1次。10月下旬以后既進入冬眠期。
一般年生長500-1000克。冬季加溫養殖,年增重高達700-1400克。1000克時既可出售,效益驚人。小規模養殖10-12只,年可增重5-10公斤左右,至少收入5000-10000元,效益可觀。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鱷魚龜養殖技術,鱷魚龜原產于美洲,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年均增重可達1000克,出肉率高,為一般龜的2倍,比較適合集約化養殖,也適合家庭式的農民養殖,是農民致富的很好的一個品種。
要養好蝎子,盡量就近引種,在養殖期減少驚嚇的可能性,提供新鮮與充足的食物,避免蝎子互相殯儀,在盛夏產仔期時,孕蝎產仔時一定要單獨飼養,保持安靜,并加強幼蝎的飼養,以及做好防逃、水浸、鼠害的防治措施。
綠茶和紅茶的區別為綠茶是不發酵的茶,而紅茶則是全發酵的茶。在外觀方面,綠茶具有綠葉清湯的特征,而紅茶則是色澤烏潤;在口感方面,綠茶略有澀口,而紅茶經發酵后飲用時更為適口。
黃桃種植3年左右開始掛果,具體結果年份與黃桃品種有關。黃桃主要生長在山東、湖北、山西等地,有很多的品種,比如黃露、罐五、金童5號、金童6號、金童7號、黃金、黃金冠、罐83、錦銹、黃金王、黃桃1號等。
春雷王銅松脂合劑、石流合劑、波爾多液、砷酸鋁、石灰氮等多種堿性農藥混用,否則會影響藥效,起不到防治效果,增加種植成本。
小麥品種有很多,如滇麥7號,生育期166天,畝產量為474公斤左右;臨農3D17是冬性小麥,生育期281天,畝產量355公斤左右;臨麥37號是春性品種,生育期103天,畝產量在376公斤左右。